这种传统型的蒙古包有的仅用毛毡包裹,有的是建筑木架再覆以毛毡,用毛绳系紧,以示固定。然后把墙基埋入地内,毡包周围的土地必须砸实,屋墙墙脚用石块或木材加以固定。这种蒙古包今天多见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广大的草原上。
传统型的蒙古包建筑的结构基本特征是,上面的结构是伞状,下面是永恒不变的扁圆柱型的结构。而且建筑的结构的组合也是永恒不变,并形成有一套完整的结构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型的蒙古包的结构还是有一些变化的,变化主要集中在结构的顶部,比如有尖状型的、圆状型的、双层的,还有小圆柱型的等等。
流动式蒙古包,蒙语称为“乌尔郭格乐”,顾名思义就是流动,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建在车上,下半部的底盘是一辆车,上边和传统的蒙古包基本上是一样的,车的大小决定蒙古包的大小。它的特点是不用经常拆卸,便于流动,故称流动型。
这种早期的流动型蒙古包形式,后来发展成古代蒙古贵族征战时所用的蒙古包。文献中称“斡儿朵”,亦做“窝裹陀”,又称“宫帐”。其规模根据情况扩大,有的能盛得下千人。这种蒙古包与普通蒙古包相比较有三个特点:
其一,容积很大。普通蒙古包高约十三、四尺,宽五、六尺。古时的翰儿朵则高大得多。据鲁布鲁乞记叙:“他们把这些帐幕做得如此之大,以至有时可达三十英尺宽。因为我有一次置一辆在地上留下的两道轮迹之间的的宽度,为二十英尺。当帐幕放在车上时,它在两边伸出车轮之外至少各有五英尺。我曾经数过,有一辆车用二十二匹牛拉一座帐幕。”这种用二十二条犍牛所拉的巨型蒙古包是一种高超技艺和大胆想象的结合。
其二,古代贵族用的斡儿朵富丽堂皇。《黑鞑事略》徐霆注云:“霆至草地时,立金帐。其制则是草地中大毡帐,上下用毡为衣,中间用柳编为窗眼透明,用千余线拽住,阈与柱皆以金裹,故名。”《蒙古秘史》第184节云:“王汗毫不介意地立起了金撒帐。”撒帐即细毛布,此处为细毛布做成的金碧辉煌的巨帐。这种经过装饰以后的宫帐也叫“金殿”。
其三,宫帐的造型与蒙古包略有区别。宫帐的架子,是蒙古贵族所用的翰儿朵(引自《中国历史图说》)在哈勒嘎斯上插入乌尼并竖起哈那制成的。外形象人的脖子一样。鲁布鲁乞称蒙哥汗的宫殿为“有颈发屋。有天宫之帐曰宫帐。宫帐上面呈葫芦形,葫芦象征福禄祯样;下面呈桃儿形,桃儿形模仿天宫,有的老人说,它是制胜观音座,天宫潘桃样”。
现在成吉思汗陵寝地,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还保存有这种宫帐的造型。据作者所见,宫帐金顶辉煌,蒙古包用黄缎子覆盖,其上还缀有藏绿色流苏的顶盖,极为富丽,表现了蒙古族特有的建筑艺术。
服务热线:15661239678
电子邮箱:1414389453@qq.com
公司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西二道河村A454号大院